1.样品制备方法:
在观察金属材料试验前,一定要对金属表面进行相应的处理。首先是对试样的裁剪,根据载物台的大小,通常选择50*50以内的试样。裁剪完毕后对试验表面进行机械打磨,采用的砂纸依次为180,300,500,800,1200,1500和2000目。完毕后采用抛光,南岸显微镜,就是样品在抛光布上抛光,直至表面划痕,且金属表面锃亮。抛光之后将试样放在4%的酒精溶液里进行腐蚀5-10秒,然后拿到显微镜下观察。
2.显微镜操作步骤:
显微镜下观察金属试样,必须保证金属水平放置在载物台上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50,100,250,500和1000倍。刚开始观察时,通常选择倍数较小的镜头,这样有利于找对自己要观测的部位,然后逐次增大放大倍数。放大倍数的增大就是通过旋转物镜即可实现。在观测高倍材料时,保证试样表面水平,否则成像虚幻。通过目镜选择好试样后进行拍照。就是将显微镜的信号传输到电脑上,选择“freeze”,然后点击拍照图表,然后选择保存位置即可。在成像后,可以再电脑上调节曝光度,手术显微镜,亮度和对比度等。
要观察金属材料内部知识,要先把内部组织做成试片来观察。
用金相显微镜可以观察试样的表面,显微镜的原理都是一样的,光学显微镜,通过目镜物镜将试样的表面放大以方便观察。
要观察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,就要把想要观察的部分做成试样或切片,调试合适的目镜物镜倍数观察试样表面(也就是内部组织了),得到清晰的成像就行了。
金相显微镜是和电脑相连的,电脑的显示屏上就可以直接出现你在目镜里观察到的组织图像。
重庆欣晟泰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,欢迎您的来电
1.金相显微镜的成像原理,
金相显微镜的成象放大部分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。靠近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,而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。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,就能将物体放大到较高的倍数,见图1,显微镜的放大光学原理图。物体AB置于物镜前,离其焦点略远处,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物镜折射后,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实象,若此象处于目镜的焦距之内,通过目镜观察到的图象是目镜放大了的虚象
3透镜象差就是透镜在成象过程中,由于本身几何光学条件的限制,图象会产生变形及模糊不清的现象。透镜象差有多种,其中对图象影响大的是球面象差、色象差和象域弯曲三种。
显微镜成象系统的主要部件为物镜和目镜,它们都是由多片透镜按设计要求组合而成,而物镜的质量优劣对显微镜的成象质量有很大影响。虽然在显微镜的物镜、目镜及光路系统等设计制造过程中,已将象差减少到很小的范围,但依然存在。
(1)球面象差:
1)产生原因:球面象差是由于透镜的表面呈球曲形,来自一点的单色光线,通过透镜折射以后,中心和边缘的光线不能交于一点,靠近中心部分的光线折射角度小,在离透镜较远的位置聚焦,而靠近边缘处的光线偏折角度大,在离透镜较近的位置聚焦。所以形成了沿光轴分布的一系列的象,使图象模糊不清。这种象差称球面象差.
您好,欢迎莅临礼智鑫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